影展編年|威尼斯影展:歷史最悠久的金字招牌,如何平衡商業與藝術?

影展編年|威尼斯影展:歷史最悠久的金字招牌,如何平衡商業與藝術?

作者影展編年
日期24.08.2018

[ 撰稿|許耀文 ]

堂堂邁入第 75 屆的義大利威尼斯影展(La Mostra Internazionale d'Arte Cinematografica),自 1932 年成立至今,走過 86 個年頭,是世界上現存仍在運作歷史最悠久的影展,和德國柏林、法國坎城並稱為「世界三大影展」。

近年多部金獎電影選在威尼斯全球首映,包括《鳥人》、《地心引力》、《驚爆焦點》、《水底情深》、《意外》、《樂來越愛你》等話題之作。去年威尼斯最大獎項金獅獎(Golden Lion)暨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《水底情深》得主吉勒摩戴托羅(Guillermo del Toro)今年重訪水都,肩負本屆主競賽單元評審團主席的重責大任。讓人不禁好奇,一個經歷超過四分之三世紀的影展,是如何重整定位重新抓回產業脈動,再次擦亮了這塊金字招牌? 

從藝術雙年展中誕生的第八藝術

威尼斯的誕生可回溯至 1932 年,當時在威尼斯藝術雙年展的協議之下,成立了以電影藝術為主題的展映分部(現制分為藝術、電影、舞蹈、音樂、劇場與建築六大主題),於第 18 屆威尼斯雙年展期間登場。首屆影展在威尼斯麗都精品飯店(Hotel Excelsior)外的廣場上舉行,受到義大利官方的大力支持,首部在威尼斯影展放映的電影是《化身博士》(Dr. Jekyll and Mr. Hyde)。1935 年,受到國際影壇的支持與歡迎,改為每年舉辦。1936 年出現了國際評審團授獎機制,隔年由建築師 Luigi Quagliata 設計的電影宮(Palazzo del Cinema)正式啟用。

IMAGE

首屆威尼斯影展海報。© La Biennale di Venezia

然而在法西斯與納粹政治勢力干預之下,四〇年代的影展陷入低迷,數國參加代表壟斷權力,幾位參展導演甚至是「羅馬柏林軸心國」(Rome-Berlin Axis)成員,1941 年宣揚納粹思想的作品《Heimkehr》還在影展中獲獎。一直到了戰後 1946 年,威尼斯才恢復正常運作,也和當時剛成立的法國坎城影展協調,改在九月登場。

亞洲電影在威尼斯:從日本、印度到馬可穆勒的華語黃金時代 

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影展之一,威尼斯開始扮演傳遞與引渡電影文化的重要角色,挖掘選映好萊塢與西歐以外的世界電影,讓這些作品有機會出現在世界影壇的圖誌上。1951 年金獅獎頒予黑澤明的《羅生門》,隔年該片在奧斯卡擒下最佳外語片,開啟了日本電影在五〇年代的浪潮。溝口健二則連續在 1953 年和 1954 年兩屆,分別以《雨月物語》和《山椒大夫》贏得銀獅獎;1956 年市川崑的《緬甸的豎琴》在威尼斯雖未獲大獎,也是不容忽視的重要經典作品。1957 年印度導演薩雅吉雷(Satyajit Ray)的《大河之歌》(Aparajito)榮獲金獅獎,不僅是印度電影史上的重要事件,也成為亞洲電影的重要成就里程碑。

IMAGE

黑澤明(左)與薩雅吉雷(右)於威尼斯影展,1982年。© La Biennale di Venezia

IMAGE

馬可穆勒(左二)與導演賈樟柯、演員趙濤於第一屆平遙電影節,2017 年。

1986 年至 2004 年期間,義大利電影學者馬可穆勒(Marco Müller)憑著對中國電影的熱情與專業知識成為威尼斯影展的亞洲區選片人,他同時也幫盧卡諾影展(Locarno Festival)、鹿特丹影展(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Rotterdam)等影展選片,更在 2004 年至 2011 年成為威尼斯的藝術總監(選片總監),期間發掘無數年輕華語導演,將華語電影推向世界影壇。其中以張藝謀在威尼斯獲獎次數最多:1992 年《大紅燈籠高高掛》榮獲銀獅獎,1992 年《秋菊打官司》、1999 年《一個都不能少》兩度奪下金獅獎;而台灣導演李安也曾以《斷背山》(2005)與《色,戒》(2007)兩次獲得金獅獎。其他金獅獎得主包括:1989 年侯孝賢的《悲情城市》、1994 年蔡明亮的《愛情萬歲》以及 2007 年賈樟柯的《三峽好人》。

馬可穆勒在威尼斯影展擔任八年的藝術總監,若從 1986 年開始算起,期間就產生了七次金獅獎得主是華語導演,儼然推波助瀾並見證了華語影壇浪潮的興起。

巴貝拉時代的變革:新好萊塢路線

2011 年底,威尼斯雙年展理事會決議不再續聘馬可穆勒,召回曾於 1998 年至 2002 年擔任藝術總監的奧柏托巴貝拉(Alberto Barbera)重回工作崗位,事前雖已傳出風聲,仍震驚影壇。馬可穆勒重塑並強化了影展的形象與風格,卻在管理與架構上出現問題,例如 2011 年時選入 180 部影片,導致放映日程混亂,選片方向失焦。

另一方面,理事會也希望效法坎城影展,強化影展與電影市場的關係,計畫推出規模較小的「輕型市場展」(Light Market),對巴貝拉寄予厚望。這樣的目標是可以想像的,因為近幾年秋季已成為競爭激烈的影展超級旺季:北美有多倫多、紐約、特柳賴德(Telluride)影展,歐洲有瑞士盧卡諾、西班牙聖賽巴斯提安影展(Festival Internacional de Cine de San Sebastián),亞洲還有韓國釜山、日本東京影展等等,當全世界影展都在搶同一批新片的首映權時,影展的方向定位與公關手腕就變得極其重要。

巴貝拉上任先是重整架構、精簡選片數量,今年新片選映總共 87 部新片,72 部長片與 15 部短片,是先前的一半。同時重新搭起與好萊塢的友好橋樑,強化與片方的合作關係,最顯著的例子即為威尼斯與「墨西哥三傑」的關係:2013 年艾方索柯朗(Alfonso Cuarón)的《地心引力》(競賽外單元)、2014 年阿利安卓崗札雷伊納利圖(Alejandro G. Iñárritu)的《鳥人》(開幕片)、2017 年吉勒摩戴托羅(Guillermo del Toro)的《水底情深》(金獅獎)。

《水底情深》更是史上第一部金獅獎獲獎影片同時奪下奧斯卡最佳影片,與商業主流獎項品味達到一致,證明威尼斯的選片取得商業與藝術的完美平衡,也讓威尼斯確立成為加拿大多倫多影展之外,不容小覷的獎季風向球定位。雖然「輕型市場展」因參與者太少尚未成功推動,巴貝拉已經藉由選片路線找到與業界密切接軌的方式。

IMAGE

第 75 屆威尼斯影展主視覺,是一位謎樣的女性右手以地球為眼望向前方,左手拿著方形白色方格,姿態堅定彷彿蓄勢待發,這個帶有「女性的凝視」(Female Gaze)意味的圖像,回應了電影產業近期的兩大話題:女(性)與銀/螢幕景框革命。© La Biennale di Venezia 2018

威尼斯可說是最早擁抱大小銀/螢幕觀看模式的三大影展。巴貝拉上任首屆就推出官方串流平台「Venice Sala Web」,與歐洲平台「Cineuropa」合作,是三大影展之中唯一。包括「地平線」(Orizzonti)、「雙年展學院」(Biennale College)與競賽外單元的部份作品,都可同步在線上看到,每部限量 400 張數位票,票價四歐元(約合 140 元台幣)。

當坎城和 Netflix 今年為了「小螢幕與大銀幕之爭」吵得不可開交時,威尼斯早在三年前就將 Netflix 投資的首部影片《無境之獸》(Beasts of No Nation, 2015)選入主競賽單元。今年 Netflix 原定要在坎城首映的數部影片:艾方索柯朗新作《Roma》、奧森威爾斯(Orson Welles)未竟之作《The Other Side of the Wind》等影片,也都理所當然進了威尼斯的片單。

威尼斯的難題(一):「坎城回收場」?

檢視威尼斯今年的主競賽單元,可發現先前一批曾有望在坎城亮相的話題之作名列其中,包括:英國大導麥克李(Mike Leigh)新作《Peterloo》,奧斯卡最佳外語片《索爾之子》導演拉斯洛那米斯(László Nemes)新作《Sunset》、「墨西哥三傑」之一艾方索柯朗新作《Roma》、《以你的名字呼喚我》導演盧卡格達戈尼諾(Luca Guadagnino)新版Suspiria《窒息》、法國導演阿薩雅斯(Olivier Assayas)新作《Doubles Vies》、金棕櫚得主賈克歐狄亞(Jacques Audiard)新作《The Sisters Brothers》等。

關切影展動態的同溫層網友笑稱今年威尼斯是「坎城回收場」,意指威尼斯撿了許多坎城挑剩下的作品。然而就影展整年的循環週期來看,位於年中的坎城影展,本來就可能是最多新片消息釋出的時間點。而影展更是在複雜的政治與利益考量之下的商業遊戲,負責推廣影片的國際銷售公司,很有可能提前釋出影片消息,或故意放出影片已經入選坎城的假消息,刺激影片在國際市場之中的聲勢與買氣。或許也真的是,影片曾被各大影展列入考慮,最後未果,所以才有消息流傳開來。其實真真假假八卦流言漫天飛,正是娛樂產業特有的現象,身為觀眾或許還是回到作品本身,期待電影來台上映一探究竟。

威尼斯的難題(二)擋不住的女性平權浪潮

在馬可穆勒任內最後一屆的 2011 年,主競賽單元之中有 5 位女性導演的作品,巴貝拉上任之後,數字逐年下降,去年和今年皆只有一位女性導演入選,在這個「#MeToo」女性平權聲浪高漲的時代,備受抨擊。歐洲女性視聽聯盟(European Women Audiovisual Network)日前更以公開信指責威尼斯影展和巴貝拉,要求威尼斯應該要加入坎城和盧卡諾的行列,簽署性別平等條款,讓更多由女性執導的作品有機會被看到。

對此巴貝拉回應表示「性別平等不應該是影展的責任」,在前期製作階段就應給女性執導多一點機會。事實上今年威尼斯報名投件有 21% 是女性執導的作品,主競賽中卻只有珍妮佛肯特(Jennifer Kent)一位為女性,比例僅有 4.5%。

今年五月凱特布蘭琪才引領 82 位女性踏上坎城紅毯,陣仗浩大爭取女性導演作品的能見度,並要求工作條件平等。82 的數字從何而來?正是女性導演入圍坎城影展的總人數,反觀男性導演高達 1688 位,量化後的數字比較一目瞭然。當整個產業開始反省性別平等議題時,威尼斯該如何變革與應對,會是未來最重要的議題。

【影展編年】
用影展過日子,也用影展編年記憶。那年搶先看的電影,一轉眼已出現在經典回顧,期間經過的歲月是無法被修復的觀影里程標本。電影濃縮人生,而影展濃縮電影;一場濃度超標的慶典,我們狂歡,我們興奮。當影展改變電影命運、改變我們青春,我們不只想知道電影的事,還想知道影展的事。

【撰稿|許耀文】
「如果你在冥想時出現了魔鬼,那麼讓魔鬼也一起冥想。 」—— 亞歷山卓尤杜洛斯基
喜歡看電影,也靠宣傳電影維生。在高牆與雞蛋之間,我選擇先再喝一杯。

#威尼斯影展 #電影

BIOS 通訊,佛系電子報

撰稿許耀文
責任編輯溫若涵

推薦文章